鼓声劈浪 棹影斡波——天津师范大学与海河中学
携手开展水上运动项目“大中小一体化”共建活动
为深化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推动体教融合创新发展,5月18日,天津海河中学师生走进天津师范大学,开展龙舟、赛艇水上运动项目共建活动。此次活动由师大校友会积极推动,以体育为纽带,串联起大中学段的资源共享与协同育人,书写了一段大学与中学携手育人、校友与母校双向奔赴的动人篇章。
简短的共建启动仪式由师大校友会秘书长杨琥主持。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院长薛思军对来自海河中学的师生们、校友们莅临天津师大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海河中学兴学130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培养出众多人才,不乏优秀校友从海河走向师大,为两校情谊埋下种子。天津师范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体育教育,不断探索体教融合的创新路径。今天开展的龙舟、赛艇水上运动项目共建活动,是我们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契机。水上运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体魄,更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拼搏奋斗的意志。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体验中,尽情感受水上运动的魅力,在实践中收获成长与快乐。期待两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交流合作,在教育领域共同书写新的精彩篇章!
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1987届校友、海河中学校长邹积华,历史系1991届校友、海河中学副校长张朝燕重回母校,以“海河校长、师大校友”的双重身份见证这场意义非凡的校际合作。作为从天津师大毕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邹积华感谢师大校友会与体育科学学院,用热情的服务与专业的指导,为完善海河中学“高校与高中融通”这一大思政体系注入强劲动力。这份支持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海河学子的心田,师大的大学生们用青春的活力、奋斗的姿态,在学弟学妹心中种下“榜样的种子”。邹积华表示,教育是一项薪火相传的伟大事业,希望依托与师大共建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协同育人效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体育铸魂、文化润心”的滋养中,成长为全面而富有个性的时代新苗。期待两校开展更多深度合作,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为大、中学生们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共同培养出德才兼备、体魄强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者!
天津师范大学水上项目主教练李华东在秋水湖畔天津市高校内最大水上训练基地,向海河中学师生系统介绍了学校水上项目的发展历程。从初创时的筚路蓝缕到如今在国内外赛事屡获佳绩,从专业训练体系的构建到基地设施的完善,李华东老师用详实的数据与生动的案例,展现了师大水上运动的蓬勃生命力。他特别提到,基地不仅是竞技训练的摇篮,更承担着传播水上运动文化、弘扬体育精神的使命,这与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高度契合。
海河中学学生现场观摩了正在备战澳门国际龙舟赛的天津师范大学龙舟队集训的场景。飞溅的浪花、整齐的号子、矫健的身姿,展现出体育竞技的精彩与团队协作的精神。在大学生的帮助下,十余名海河中学学生首次登上龙舟,与大学生一起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水上运动的乐趣。从握桨姿势到划水节奏,从平衡控制到团队配合,大学生们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将专业知识倾囊相授,在运动中传递拼搏精神与集体意识,实现“以体育人”的思政教育目标。海河中学赛艇队还在师大秋水湖进行了专业训练,与天津师大赛艇队切磋交流。
此次共建活动的一大亮点在于深度融合大中小思政一体化与推动“招培就”贯通实践的探索。天津师范大学与海河中学围绕特色运动项目共建展开深入探讨,双方计划以水上项目为切入点,共建体育训练与教学基地,打通中学体育特长生选拔、大学专业培养、未来职业发展的全链条。通过课程衔接、师资共享、赛事联动等方式,既为中学生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也为高校输送优质体育人才,还为优秀大学生教练员实习就业创造条件,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可持续发展。
在活动现场,还有一群温暖的身影令人动容——许多家长怀着对孩子成长的关切,早早来到基地,用目光守护着孩子们的每一次挥桨、每一次破浪。此次活动的圆满举办,正是“校家社协同育人”理念的生动写照——学校的精心策划、家庭的全力支持、社会的资源赋能,共同编织成孩子们成长的“护航网”。此外,一位毕业于海河中学、现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生代表在训练过程中与海河中学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他表示,从中学到大学,体育精神始终激励着自己前行,此次两校合作更让他感受到教育的传承与延续。
此次水上运动项目共建活动,是天津师范大学与海河中学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体教融合、“招培就”贯通、“校家社协同育人”等领域的一次创新探索,受到媒体关注,天津电视台《天津新闻》《都市报道60分》栏目、天津教育报、今日头条对活动予以报道,获得各界好评。更有家长在活动现场评价:这么好的学校——人生值得来一次!
记者:泰戈、刘晓晨、苏桂江、曹学福、刘雅萱、张枢恺、王子乔、彭潇田